作者
张玉梅,刘志琦,杨 权,毛黎明
文章摘要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健康医疗工作,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医患交流的模式,监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素养,提升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健康精准扶贫。方法:互联网在国内医疗行业的应用从2008年互联网在社会中的表现形式逐渐多样化。自2015年“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互联网+医疗”得到快速发展,医疗卫生行业希望通过互联网,解决传统医疗带来的弊端。我国“互联网+医疗现有模式主要为移动医疗、区域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应用物联网的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医疗等。结果:通过建立手机APP、微信好友群、QQ好友等网络工作平台,最大方便、快捷的为患者提供网络化的线上服务。既很好的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权,又大大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和监测依从性。结论:通过互联网在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管理应用后,大大改善了医患关系、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话语权,提高了监测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人性化;低流行;管理;艾滋病病人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刘惠,杨凭,王晓春,等.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3]孙淑英.人性化服务在护理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26:190.
[4]陈淑娟.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作用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05:1183.
[5]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3-7.
[6]王宁忆.互联网+医疗现状与前景分析[M]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03:0384.
[7]互联网.第六届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健康中国[EB/OL].2019-12-12.
[8]新华网.第74届联合国“健康全覆盖”高级版会议通过政治宣言[EB/OL].2019-09-2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