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鉴定遇到近亲干扰时常用的处理方法探讨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作者
余姣龙
文章摘要
根据亲子关系鉴定原理,参照标准三联体和二联体的结论判定方法,探讨近亲参与鉴定时如何加强结论判定证据的力度,从统计学、遗传学、基因技术手段、理论推导等方面总结出五种排除近亲干扰的方法,并从理论上对各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为近亲干扰时的亲子关系判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章关键词
亲子关系鉴定;近亲;遗传标记;等位基因;STR分型;亲权指数
参考文献
[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亲权鉴定技术规范:GB/T37223-2018[S].2018 [2] 侯一平,丛斌,王保捷,等.法医物证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75-176. [3] 郭剑章.从近亲干扰角度对亲缘鉴定标准的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1:1-26. [4] 葛晨阳,彭微,张平,等.SNP辅助判断3个STR基因座突变亲子鉴定案件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20,35(1):105. [5] 周密,张科,汪军.二代测序试剂盒SNP位点遗传学参数和对比[J].法医学杂志,2018,34(3):246. [6] 陈芳,顾玉娣,余家树,等.争议父与生父存在近亲血缘关系1例[J].法医学杂志,2018,34(3):344. [7] 邵诚臣,孙宽,刘志萍,等.通过计算叔伯指数排除近亲亲权关系2例[J].法医学杂志,2021,37(1):143. [8] 陆惠玲,杨庆恩.用ITO法计算两个体间的血缘关系机会[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17(3):188-191.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