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王玉,王瑾煜,蒋崇富,陈 辉
文章摘要
以中医文献为源,结合近期临床研究,认为“营卫运行失常”或可用于解释昼夜节律紊乱与失眠之间的关联。昼夜节律中睡眠-觉醒节律即白天觉醒,夜晚入睡与营卫理论中“阳出于阴”“阳入于阴”理论相一致。基于此探讨昼夜节律与失眠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调节睡眠节律紊乱提供现代理论依据。
文章关键词
营卫理论;昼夜节律;失眠
参考文献
[1] 邢陈,宋伦.昼夜节律产生和维持的调控系统[J].军事医学,2017,41(08):698-702.
[2] 安扬,徐璎.哺乳动物昼夜节律机制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5,27(11):1372-1379.
[3] 黄家琪,朱雨岚.昼夜节律及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55(10):1200-1208.
[4] 吴伟,邓丽影.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的治疗策略[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1,26(05):511-515.
[5] 付聪,于欢,陈云飞.昼夜节律系统与成人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J].生理科学进展,2019,50(01):35-40.
[6] 侯冠群.《内经》营卫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
[7] 王秋月. 基于《灵枢经》营卫理论探究《金匮要略》调和营卫治疗内伤杂病证治规律[D].长春中医药大学,2022.
[8] 晏鑫,亢泽峰,孙宏睿等.基于“精筋失衡论”与生物节律探讨近视的病机与治疗[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12):1750-1755.
[9] 杨阳,储明星,刘秋月.生物钟作用机制及其对动物年节律产生的影响[J].遗传,2023,45(05):409-424.
[10] 李泽祺.D-氨基葡萄糖调控昼夜节律的机制研究[D].军事科学院,2023.
[11] 晏鑫,邢凯,亢泽峰等.生物钟基因调控机制与昼夜节律在近视发展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23,23(10):1658-1661.
[12] 苗嘉芮,于悦,孙晓萌等.基于肝主卫气理论浅谈昼夜节律紊乱共病肥胖的发病机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3,33(09):839-843.
[13] 李晓晶,朱雨岚.昼夜节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3,32(04):392-394.
[14] 王明亮,杨大春,孙雄山.昼夜节律在心血管功能和疾病调控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09):994-996.
[15] 周凯丽,杜雪云,万亚会等.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伴抑郁焦虑患者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神经心理及睡眠微结构变化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10):1287-1291.
[16] 王培培,李明春.昼夜节律与肿瘤时辰化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06):499-503.
[17] 段阿里.《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D].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
[18] 鲁丽华,李小黎,张乃文等.从营卫探讨线粒体功能与失眠的相关性 [J].中医学报,2022,37(10):2040-2044.
[19] 张天元,杨莹莹,崔书克.失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10):196-199.
[20] 徐玉祥,孙莹.夜间光暴露与人体不良健康结局关联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02):222-225.
[21] 闻斐斐,王凤荣.试析“损其心者,调其营卫”[J/OL].辽宁中医杂志,1-4.
[22] 董子强,翟文瑜.营卫失和与抑郁症昼夜节律关系探讨[J].河南中医,2014,34(04):585-586.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