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雅茹,黄晓云
文章摘要
民族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离不开语言媒介的协助,但目前壮族医药文化的外译情况不甚理想,存在外译作品数量少、外译内容质量差、学者研究兴趣不足的问题,给传统医药从业者、研究者造成理解和接受方面的困难。本研究以笔者参与的一项壮瑶医药口译项目为例,通过对五个真实口译案例的分析,结合个人翻译经验、听众反馈以及与讲者交流,发现壮族医药口译存在的典型问题,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壮瑶医药文化外传工作的质量,引起高校对翻译专业“外语+”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
文章关键词
壮医翻译;外译策略;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晓滢,汪华.模因论视角下壮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英译探究——以壮医治则的英译为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22):1-4.
[2] 刘红宁,严小军.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08.
[3] 柳江帆,周锋.传播学视野下广西壮医药文化翻译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05):147-149.
[4] 蒙洁琼,陈立群.壮医“毒”的内涵及英译探析[J].上海翻译,2023,(04):45-49.
[5] 蒙洁琼,陈滢竹,韦健.基于机辅翻译技术的壮医针灸术语管理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4(02):140-142.
[6] 孙曾祺主编.实用中医辨证论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
[7] 王宁.释意理论指导下即兴演讲英汉同传的策略选择[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8] 朱琼,周锋.文化图式视域下壮医药英译方法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6(01):79-83.
[9] 邹德芳.文化翻译观视域下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外宣翻译[J].科技资讯,2021,19(04):194-196.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