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彩婷,黎春玲
文章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肺部损伤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7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通过随机数表进行匹配。主要观察指标为氧合指数(PaO2/FiO2比值)和肺部损伤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安全性指标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的氧合指数(300.57±18.21 vs.200.23±15.06)和肺部损伤评分(1.34±0.37 vs.2.56±0.4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250.33±17.68 vs.198.45±14.32;肺部损伤评分:2.01±0.45 vs.2.61±0.51)。此外,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95.51±15.32小时)和ICU住院时间(180.42±25.23小时)均短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25.05±22.11小时;ICU住院时间:230.01±32.24小时)。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4.29%(5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29%(12例),卡方检验P值<0.01。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和肺部损伤评分,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这些发现支持在ARDS治疗中采用俯卧位通气。
文章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晶晶,李虎成,王琦.早期俯卧位通气联合精细化护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3):116-118.
[2] 岳伟岗,丁楠楠,姜变通,等.俯卧位通气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病死率影响的累积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23,9(14):2494-2498.
[3] 陶莎,鲁静,沈玥,等.俯卧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的临床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2,15(06):792-795.
[4] 黄铭洁.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死率的影响:荟萃分析[D].苏州大学,2020.
[5] 贺兴华,易晶,余国宝,等.气道压力释放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有改善作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2,28(03):208-210+244.
[6] 马肖寒,周凤丽,裴运丽,等.俯卧位机械通气配合肺复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3,21(23):3274-3277.
[7] 林秀秀,虞纯纯,庄丹雯,等.重症俯卧位通气患者并发压力性损伤列线图模型的构建[J].浙江医学,2023,45(20):2167-2171.
[8] 王瑞勤,王灵灵,岳晨莉,等.俯卧位机械通气和经鼻高流量氧疗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3,52(24):1883-1886.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