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血论治产后发热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作者
蔡雨晴,张荣欣
文章摘要
产后发热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疾病,以产妇在产褥期间持续发热或突然寒战高热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与现代医学“产褥感染”互参。中医立足于产后多虚多瘀的特殊病理特点,产后气血不和是产后发热的关键病机,辨产后发热正气不足、阴血暴亡、瘀血内阻、外感寒热、感染邪毒之病因,治疗上应当培元固本、滋养阴血、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本文以该病症特点着手,从气血论治产后发热,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诊疗思路。
文章关键词
气血;产后发热;病机;诊治
参考文献
[1] 谈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8. [2] 连秀囡,王飞,俞利钢,许超.产褥期发热患者CRP检测对预防产褥感染意义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09):1373-1375. [3] 于宏波.产褥热中医证治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01):167-168. [4] 吴艳蓉,田小珍.新生儿胎膜早破感染给予不同抗生素的疗效及高危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22,44(17):2615-2617+2621. [5] 宋小地,吕翠英,党奇峰.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97例分析.西北药学杂志.2009. 19(3):29-32. [6]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7] 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8] 高文柱,沈澍农.中医必读百部名著.诸病源候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9] 陈自明撰;王咪咪整理.妇人大全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0] 宋陈沂.陈素庵妇科补解.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1] 张景岳.景岳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2] 叶天士撰;苏礼等整理.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3] 难经[M].孙桐.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14] 薛已.女科撮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