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游佳成,李 阳,蒋慧萍,胡 瑶,鲍永慧
文章摘要
目的:研究体外超声联合微泡溶栓技术用于动物肺栓塞实验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采用猪肺制备动物肺栓塞实验模型30个。随机分为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3组、模型4组、模型5组。制备猪自体血栓,称重,平均分5份。模型1组,置入血栓,不接受溶栓治疗。模型2组,置入血栓后采用尿激酶溶栓。模型3组,置入血栓后采用体外超声联合尿激酶溶栓。模型4组,置入血栓后采用体外超声联合微泡溶栓。模型5组,置入血栓后,采用体外超声、微泡、尿激酶三者联合溶栓。计算并比较各组溶栓率的差异,并通过超声观察血栓表现及微泡分布情况。结果:模型3、4、5组的溶栓率显著高于模型2组(P均<0.01),模型3组与模型4组溶栓率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5组的溶栓率最高,高于2、3、4组(P均<0.01)。注射微泡后,超声辐照下血栓内见强回声区,并有扩散。结论:体外超声联合微泡溶栓技术应用于动物肺栓塞实验模型,可有效溶栓。
文章关键词
微泡;肺栓塞;溶栓技术;体外超声
参考文献
[1] 张毅,罗勤,赵智慧,等.超声辅助导管溶栓在肺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J].协和医学杂志,2022,13(01):104-109.
[2] 许学明,李慧娟,张志业,等.尿激酶溶栓联合经皮导管碎栓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01):44-47.
[3] 苏琳,王志刚.超声体外溶栓治疗中超声参数的影响[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06):384.
[4] 马巍佳,杨树森.超声联合微泡辅助溶栓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10):1275-1276+1280.
[5] Baekgaard, N, Broholm, R, Just, S, et al. Long-term results using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in 103 lower limbs with acute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 EUR J VASC ENDOVASC. 2009; 39 (1): 112-7. doi: 10.1016/j.ejvs.2009.09.015.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