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穿戴设备与AR技术的设计研究——以缓解牙科焦虑症患者治疗为例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作者
戴晋尧,覃莉稀
文章摘要
研究聚焦解决牙科焦虑症问题:一方面,产品对牙科患者进行心理环境构建,从视觉、听觉来分散注意力,减少器械带来的恐惧,缓解牙科焦虑;另一方面,可通过产品优化医患之间的沟通。腕带通过肌电信号识别手势,患者和医生也可以双向输出和收取准确的信息,从而完成一次良好顺畅的牙科治疗。目的:探索通过可穿戴设备、AR技术缓解牙科治疗中普遍存在的“牙科焦虑症”的可能性,改善牙科恐惧症患者就诊流程中的用户体验,便于牙医提供治疗,提高牙科医疗就诊率。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整理影响牙科焦虑产生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总结现有牙科焦虑症的解决手段。根据用户体验的五个方面去构建以牙科恐惧症患者为对象的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结果: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对可穿戴设备与AR技术的运用,能与缓解用户因“牙钻声音”、“恐怖画面”、“对治疗手段未知”等因素产生的牙科焦虑有较好的匹配度,说明可穿戴设备与AR技术在牙科焦虑缓解设计中具有应用可行性。结论:通过分析使用可穿戴设备与AR技术提升牙科焦虑症患者就诊用户体验的可能性,可穿戴设备与AR技术能满足缓解牙科焦虑症设计的需要,为缓解牙科焦虑症的设计开发提供思路与创新点。
文章关键词
牙科焦虑症;用户体验;可穿戴设备;AR;肌电信号
参考文献
[1] 陈海艳,王芳云,罗武香,等.成人拔牙患者牙科焦虑症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24,45(01):65-68. [2] 胡格,马宇锋.牙科焦虑症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3,39(07):436-439. [3] 张舜皓,王宇轩,李名立.牙科焦虑症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口腔疾病防治,2022,30(09):680-684. [4] 钱奕君,张颖,曾晓莉,等.上海地区孕妇牙科焦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口腔疾病防治,2022,30(12):864-870. [5] 柏平华,董艳.患者心理干预在口腔治疗中的辅助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09):1441-1443. [6] 曹天艳.牙科患者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02):58-60. [7] 刘鑫,董天贞,邓蔓菁,等.青少年心理行为与牙科焦虑症的相关性研究[C]//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口腔科;,2009:2. [8] 胥欣,韩成冰,冀洪海,等.牙科焦虑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07):70-71. [9] 钟竹韵.VR、AR、MR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基于焦虑症、抑郁症患者治疗[J].数字通信世界,2024,(02):147-149. [10] 游昌欣,韩晶,常皓,等.基于迁移学习的肌电信号手势识别方法研究[J/OL].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04):531-538. [11] 胡学政,陶庆,赵暮超,等.采用迁移学习的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2):5044-5050. [12] 牛群峰,石磊,贾昆明,等.基于改进ResNet50的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24,43(04):181-189. [13] 冯景辉,余宇,习佳宁.腰部肌电信号数据采集与智能传感方式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24,48(02):119-125.14. [14] 姜海燕,许先静,钟凌珺,等.采用变分模态分解与领域自适应的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24,58(05):75-87.15. [15] 洪淼.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姿态识别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20. [16] 林怡斌.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精准手势识别系统[D].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2. [17] 钟传宇.面向手势交互的可穿戴设备系统设计及识别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