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闪罐法结合精细化体位管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影响分析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目的:浅析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采用循经闪罐法联合精细化体位护理干预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以2023.1-2024.3为主,随机抽取7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研究组(37例,循经闪罐法+精细化体位管理+基础康复治疗),常规组(37例,基础康复治疗),分析不同干预方法对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结果:治疗有效率百分比占比最高的为研究组,且该组患者的精细化体位管理得分也显著较高(P<0.05);关节活动度指标中,研究、常规两组患者治疗前分别为(70.17±5.28)、(71.02±5.21),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90.92±10.01),明显比常规组(80.78±7.08)更优(P<0.05);FMA指标中,治疗前均组与组之间并不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59.28±4.29),与常规组(50.17±3.67)比较,显著更优(P<0.05);患者BI、VAS评分指标中,常规组患者BI、VAS评分均明显较差(P<0.05);生活质量评分指标中,研究组各项得分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接受具有中医特色的循经闪罐法治疗过程中配合精细化体位管理干预,能够促使患者的上肢功能也能得到显著恢复,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减轻肩手关节疼痛,确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另外,在循经闪罐法及精细化体位管理联合干预下还能对患者肩胛肌肉产生刺激作用,促进肌力恢复,对患者生活品质提升也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1] 郭欢欢,马红云,胡珍珍,等.火龙罐综合疗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40(02):347-350.
[2] 伍海庆,杜晓梅,沈录峰,等.针灸联合精细化体位管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4,31(02):30-33.
[3] 袁晓芳,黄珊,刘映芳.精细化康复护理结合火龙罐综合灸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10):57-60.
[4] 龚连弟,邓燕珍,余敏.歧黄针联合阶段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19):122-125.
[5] 刘甜甜,谭柳梅,丘秀华,等.火龙罐联合中药熨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分析[J].大医生,2023,8(17):82-85.
[6] 罗羿轩,梁大中.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分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8(04):74-77.
[7] 张可,钟乐.温针灸外关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6):137-139.
[8] 薛峰.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22,37(22):4093-4096.
[9] 许燕飞,叶俏慧,裘露丹,等.火龙罐综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效果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22,24(10):1562+1572.
[10] 王娟,严璐.中医康复治疗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4(04):62-65.DOI:10.16588/j.cnki.issn2096-8426.2022.04.012.
[11] 刘海兰,金婕,李芯睿,等.火龙罐综合灸法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22,44(07):735-738+744.
[12] 邱华夏.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04):68-70.
[13] 曾秋霞,钟华,冉白灵,等.火龙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症状[J].护理学杂志,2021,36(12):52-55.
[14] 周求娣,张小华.针灸结合个性化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04):48-50.
[15] 刘侠,李晶,常秀.“阴阳双调、综合一体”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肩手综合征45例[J].现代中医药,2020,40(06):77-79+85.DOI:10.13424/j.cnki.mtcm.2020.0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