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作者
罗亚娇,冯理兵
文章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有关性因素、药品特点及规律展开分析,并未后续临床运用提供重要帮助。方法:本次试验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ADR报告中选出621例研究对象,并于2020年到2022年的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主要对报告对象的用药种类、严重程度、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给药途径、转归状况及患者年龄与性别等展开研究。结果:ADR上报人员主力以医生为主,占48.63%;年龄>45岁患者为药品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共497例,占80.03%,男性ADR占44.87%,女性ADR占55.13%;一般ADR为主占77.29%,严重占比11.59%,新的加严重占比22.71%;引起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口服为主,累计占比93.24%;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27.70%,其次是消化系统占20.93%;ADR转归痊愈加好转581例占93.55%。结论:ADR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要加强对ADR,尤其针对重症型ADR患者需加大监测及预警力度,继而确保临床用药发挥出最大效用。
文章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预警;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11,(06): [2] 肖先存.某院2018—2021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0): [3] 吴琳,姚欢,景文文等.某三甲综合医院2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4): [4] 李学林,陈玉欢,李春晓等.我院1305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J].中国药房,2018,29(21): [5]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J].中国药物警戒,2023,20(06): [6] 袁偲偲,王月,冯欣等.688例米索前列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21,18(01): [7] 杨宝峰,陈建国主编.药理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2-33. [8] 雷希.老年人多重用药问题思考及老年人用药策略建议[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9): [9] 洪霞,钟为辉,浦锡娟等.药品不良反应265例回顾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7): [10] 刘鹏.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化工管理,2019,(3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