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 娟
文章摘要
目的:分析在成人心脏骤停患者中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及急诊护理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06-2024.06于本院就诊的62例心脏骤停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方式,将其设置为对比组(31例、急诊护理+人工徒手心肺复苏)、探究组(31例、急诊护理+便携式心肺复苏)。针对应用效果开展分析。结果:探究组患者自主心跳、呼吸恢复时间均更短,复苏成功率(93.55%)相较于对比组(70.97%)更高,血气相关指标(PO2、PCO2、SaO2)及心功能相关指标(CK-MB、NT-proBNP)更优,(P<0.05)。结论:在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时,配合使用便携式心脏复苏仪,在复苏效果、血气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具有优势。
文章关键词
心脏骤停;急诊护理;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心功能
参考文献
[1] 郭云,艾青涯,阮军平,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对心脏骤停患者血流动力学、脑功能、心肌酶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03):22-26.
[2] 杜翠芬,张娜灵.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22):155-157.
[3] 王肖龙.分析自动心肺复苏仪在急诊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21):47-49.
[4] 吴静,张颖,惠艳红,等.急诊护理联合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在成人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3,36(18):142-145.
[5] 李莉芬,黄旭玲,钟素雯,等.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J].蛇志,2023,35(03):320-323.
[6] 李杏良,马盼盼,刘晨燕.便携式心肺复苏机对比徒手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23,44(11):31-34+38.
[7] 李怡璇,邓海霞,胡炳全,等.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对心脏骤停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04):421-424+434.
[8] 庄小香.心肺复苏仪器用于急诊科心脏骤停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2):138-140.
[9] 李锋,严欣健,谭琳,等.便携式心肺复苏机对比徒手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大众科技,2022,24(10):109-112+28.
[10] 苏燕红,苏慧娜.心肺复苏仪与徒手方式实施心肺复苏在急诊科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5):37-39.
[11] 丁优星.机械心肺复苏设备在院内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的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22.
[12] 文江晓.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中的价值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3):64-66.
[13] 冯晓伟,付亚帅.Lucas2心肺复苏仪器用于急诊科心脏骤停的临床效果[J].海南医学,2022,33(08):990-992.
[14] 高健敏,朱勇德,符国平,等.便携式心肺复苏仪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中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08):929-932.
[15] 骆丁,程鹏飞,张娜,等.Thumper心肺复苏仪在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06):599-604+608.
[16] 褚晨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在急诊科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21.
[17] 郑建鹏,刘虎,彭祥旺,等.临时心脏起搏器联合心肺复苏仪在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跳骤停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0,31(22):2880-2883.
[18] 沈玉英,陈珠珍,李艳津.心肺复苏仪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8):56-58.
[19] 郑宏,叶飞翔,叶宁,等.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右江医学,2019,47(08):584-586.
[20] 卢艳艳.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时限与预后相关性分析[D].山东第一医科大学,201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