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乌兰,乌格敦其其格,九姑娘
文章摘要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跟动物模型的构建密切相关。近年来,多种ITP动物模型的开发为进一步挖掘其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综述了目前ITP动物模型的主要构建方法和研究进展,包括化学试剂造模、免疫介导造模、遗传工程模型等。其中,免疫造模方法因其高效和可复制性而被广泛应用。
文章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免疫造模;免疫病理
参考文献
[1] 周妮娜,顾健辉,杨治平,等.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J].天津医药, 2023,51(10):1122-1126.
[2] 余湘雪,李位智子,余文超,等.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在中医药中的应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3,39(07):106-114.
[3] 徐雪,翟铭雅,王一麟,等.在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改变[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1,22(06):627-630.
[4] 寇少杰,李欣,薛敬东,等.芍仙萸颗粒通过调节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免疫平衡治疗小鼠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7):1929-1933,封3.
[5] 谢东梅,冯志惠,周泽平.CD47调节巨噬细胞活化和血小板清除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现状[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23,46(4):294-299.
[6] 徐静,鲍计章,周永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建立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7(12):2879-2883.
[7] 张珺,et al."CD41单克隆抗体建立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失败的初步分析."护理研究38.07(2024):1139-1145.
[8] 翟铭雅,徐雪,梁梅英,等.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法构建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1,20(06):528-531.
[9] 李欣.利用CD41敲除小鼠构建ITP模型以及HLA-G在ITP发病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
[10] 白乌日力嘎,娜米拉,特日格乐,等.蒙医“胃巴达干病”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03):50-54.
[11] 喜杰,辛颖,特日格乐.蒙医“协日病”动物模型与血清ALT、AST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4(33):134-135.
[12] 金花,杨丽敏,侯咏梅.蒙医血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01):122-124.
[13] 梁成罡,李晶,张慧,等.重组激素类药物国家标准研究思考[J].药物分析杂志,2022,42(01):3-12.
[14] 白瑞涛.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回顾分析及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药大学,2021.
[15] 刘宇,申雅琳,徐静.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福他替尼对妊娠合并ITP动物模型的作用及对Notch/IL-22信号通路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22,38(06):503-509.
[16] 王浩澜,刘宝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26(01):273-277.
[17] 周康熙.抗血小板GPIbα抗体诱导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建立的研究[D].苏州大学,2021.
[18] 何昊,徐玥,秦蓓,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与应用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0):1971-197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