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青少年体重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作者
王自清
文章摘要
抑郁症在青少年中越来越普遍,许多研究表明,抑郁症与体重增长之间存在关联。本文旨在探讨抑郁症青少年体重增长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抑郁症青少年体重增长。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综合的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等方面。
文章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体重增加;原因分析;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 过多腹部脂肪,产生“饥饿荷尔蒙”催人饿[N].新华每日电讯,2008-04-21(007). [2] 陈美珍,王艳,雷瑶.血清Hcy、皮质醇联合脑电P300对抑郁症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J].全科医学与教育, 2023,21(11):980-982+1002. [3] 马晓雪.心理教师对在校抑郁症中学生的干预策略探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12):46-49. [4] 张璟博,葛蒲,李奇遇,等.青少年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与饮食控油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3,40(06):670-674. [5] 李威,唐思源,张文婷,等.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探讨食物成瘾性肥胖与脑肠轴的相关性[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16(02):123-126+133. [6] 姜宇.绘画治疗对抑郁症青少年自我价值感提升的干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22. [7] 唐熙玥.社会生态学视角下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路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07):93-95. [8] 王凤杰.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素[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4,52(01):59-62. [9] 张艺,王思雨,杨晴,等.晕清降压方介导JAK2/STAT3通路改善肥胖性高血压瘦素抵抗的实验研究[J/OL].环球中医药, 1-11[2024-05-29]. [10] 佟星星.2024届高考生物热点预测与冲刺策略建议——以糖代谢为例[J].教学考试,2024,(24):61-63. [11] 胡亚芬,华琳.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炎症因子及C反应蛋白的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6. [12] 邱蕾,宋雨情,吴成粮,等.医学生个人抑郁症病耻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10):148-151. [13] 唐笑睿,徐晶晶,顾子君,等.糖尿病自我护理指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全科医学,1-9[2024-05-29]. [14] 贾薇薇,杨瑞静,管颜青.普通人如何“热辣滚烫”[N].医师报,2024-04-18(A03). [15] 韦金盈,刘田雨,张凤,等.不同肠型孤独症患儿的肠道菌群和发育特征[J].临床与病理杂志,1-12[2024-05-29]. [16] 张全颖,杨阳,王艳,等.脂肪干细胞在肥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OL].生命科学研究,1-11[2024-05-29]. [17] 程莹,钟大鹏,任丽.以叙事导向的医患沟通促进糖尿病患者管理的临床实践[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15(03):195-198. [18] 刘瑶瑶,张成红,侯玉玲.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4,19(05):119-121. [19] 谢琳.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功能失调性态度、焦虑与情绪性进食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 [20] 林炜炜,向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02):133-135. [21] 卢忠海.饮食质量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联:抑郁症状的中介效应分析[D].青岛大学,2023.D. [22] 王正伟.肥胖人群的膳食结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07):1662. [23] 张力壬,郁伟斌,陈小华,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44(03):253-260. [24] 杨通,王亚军.基于光敏通路探讨抑郁症节律性发病中医防治思路[J].亚太传统医药,2024,20(05):211-215. [25] 臧育恒.单次有氧运动对抑郁症状大学生情绪及脑电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23. [26] 张健.有氧跑步训练对大学生抑郁情绪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3. [27] 刘延文.基于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抑郁患者运动干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23. [28] 孙玲玲,张玉,张坤.家庭沙盘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4,19(07):132-134. [29] 石青桃,张丽娟,吴志群.合理情绪宣泄联合亲情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生命意义认知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4,47(02):72-73+77. [30] 邱蕾,宋雨情,吴成粮,等.医学生个人抑郁症病耻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10):148-151. [31] 黄炊琴,邵亦娟,邵璟,等.和谐医患关系视角下抑郁症患者“知信行”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4,40(02):293-296. [32] 李锦棉,成雄超,农玉贤,等.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对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负性自动思维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3,18(10):114-116. [33] 王发旺.基于fNIRS有氧运动及想象在线调节情绪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1.D.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