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机制及其防治策略研究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作者
赵 君,王立东
文章摘要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2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T2DR的主要病理机制,包括高血糖诱导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其他潜在分子机制。同时,本文详细分析了现有的治疗策略,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抗氧化和抗炎疗法,以及基于新兴纳米技术和基因疗法的创新治疗方法。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本文旨在为进一步探索T2DR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文章关键词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机制;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 茹姝婷,褚利群,陈水龄,等.抗VEGF联合用药治疗wAMD的真实世界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4,34(09):829-834+839. [2] 赵思婕,戴青,范宇晨,等.抗VEGF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49(08):1015-1019. [3] 李朵,韩笑言,蒋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生物治疗研究最新进展[J].眼科新进展,2024,44(04):317-323. [4] 孙雅娴,田雨昕.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特异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2):44-48. [5] 方婷婷,沈小飞,谢文飞,等.近20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评估研究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健康研究,2023,43(03):254-257. [6] 白妍,兰丽珍.肠道菌群失调及代谢产物水平异常在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病中的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 2023,63(15):109-112. [7] 任艳艳.2018-2021年郑州市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3,34(05):392-395+402. [8] 刘璐萍,郑燕林.中药单体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23,23(04):587-591. [9] 熊萌,曾梅艳,宋厚盼,等.基于现代文献分析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40(03):761-768. [10] 张朝阳,张敬香,张敬法.基因治疗在眼底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和展望[J].国际眼科杂志,2023,23(03):400-406. [11] 张珞妃,霍记平,赵志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选择[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2,20(09):11-17. [12] 万文萃,龙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眼科新进展,2022,42(09):673-679. [13] 郑雅琴,陈继东,曾明星,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机制与中药提取物干预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31(14):2029-2035. [14] 张换想,邱洪斌,张艺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2,43(03):64-68. [15] 李爱玲,任卫国.探讨尿mALB/Cr比值和血清β2微球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20(13):149-152. [16] 何萌杉.丹参—牡丹皮药对及其药效组分配伍改善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2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