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在急性脑梗塞颅内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作者
王宇峰
文章摘要
目的:评价高分辨MRI对脑梗死病人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到2024年12月间80例脑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影像学检查方式,将患者分为高分辨率MRI组(n=40)和常规MRI组(n=40)。高分辨率MRI组行3.0T MRI扫描,常规MRI组行常规MRI扫描。对两组病人的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斑块特征识别的准确率,血管壁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和临床决策改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分辨率MRI组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为92.50%,显著高于常规MRI组的72.50%(X²=5.541,P=0.019);斑块特征识别准确性方面,高分辨率MRI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67.50%,常规MRI组为42.50%(X²=5.051,P=0.025);血管壁病变诊断符合率高分辨率MRI组为87.50%,常规MRI组为65.00%(X²=5.591,P=0.018);临床决策改变率高分辨率MRI组为35.00%,常规MRI组为17.50%(X²=3.117,P=0.077)。结论:高分辨MRI可以更精确的评价脑梗死病人的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从而为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章关键词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急性脑梗塞;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壁成像;斑块特征
参考文献
[1] 郭雪丽,王雄信,张新颖.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在急性脑梗塞颅内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 2025,32(2):32-34. [2] 胡满意,王跃,李慧东,叶自青.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斑块强化特征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4,21(1):69-72+81. [3] 王铭义,刘永晟,徐放,李克,刘勇建,张国栋,吴邯,王峰,安祥博.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指导下血管腔内成形术在非急性期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闭塞中的应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5):259-265+271. [4] 陈中华,张广智.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6):753-754. [5] 张事达,钱伟军,李立,路文革.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21(3):33-34. [6] 柳翔耀,梁爽.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2,30(5):36-39. [7] 王晨辰,张学琴.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联合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单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22,36(5):494-497. [8] 高振轩,谢晨,曹绍东,甘中伟,周倍,罗朝川,王子齐,葛煜彤,张伟光.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在颅颈大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24,14(2):112-119. [9] 赵登玲,李澄,陈晓晖,张毅,杜子伟,居胜红.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评估[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1,40(4):664-669. [10] 肖太星,赵艳玲,郝丽芳,常立国,冯博.HR-MRI用于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21(3):25-2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