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润俏,孙 静
文章摘要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基础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成为导致心源性死亡和生活功能受损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医学将其归类于“胸痹”“心痛”等范畴,认为其主要病机为心脉瘀阻,治疗上多采用活血化瘀法以疏通血脉、改善循环。近年来,关于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逐步深入,相关中药及复方制剂显示出多靶点、复机制的干预优势,涵盖改善心肌灌注、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调节血脂代谢等多个方面。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常用活血药物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三个维度,对活血化瘀法干预冠心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旨在为其临床合理应用与机制深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文章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机制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可冀,张之南.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法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10):584.
[2]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4,39(07):625-660.
[3] 陈希西,韩嵩,樊根豪,等.活血化瘀类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2023,40(02):250-257.
[4] 罗文宽,卢健棋,周家谭,等.中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23,50(07):247-252.
[5] 董振华,程芳,尤清文,等.中医外治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抑郁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23,45(11):1796-1801.
[6] 李雁,张丽丽.张佩青教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7):34-36.
[7] 陈超,王振兴.唐蜀华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J].山西中医,2022,38(02):7-8.
[8] 欧晓红,雷金义,夏裕,等.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 41(06):1409-1415.
[9] 刘全炯,许晓昕.观察丹参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13(34):6-11.
[10] 闫子安,杨铮,陈鑫,等.郭士魁活血化瘀学术思想治疗心绞痛探讨[J].北京中医药,2022,41(04):390-392.
[11] 葛红颖,陈利国.试论《黄帝内经》对血瘀证的认识[J].四川中医,2003,(12):14-15.
[12] 李文艳.血府逐瘀汤验案举隅[J].吉林中医药,2003,(05):46.
[13] 夏敏,陈晓虎.活血化瘀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04):260-262.
[14] 隋艳波,孙碧鸿,张丹丹,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05):806-809.
[15] 客蕊,王明利,佟蕊,等.中药复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03):435-439.
[16] 邵亭亭,刘青,李昕阳,等.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4,24(23):4539-4541.
[17] 石卫州,杨秀芬,程允相,等.活血化瘀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抗氧化酶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02):284-286+288.
[18] 王俐,覃韦苇,蔡博丞,等.丹参酮ⅡA对冠心病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7,26(02):143-146.
[19] 匡慧芳,李静,郭志华,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血府逐瘀汤“异病同治”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J].环球中医药,2024,17(04):585-59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