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 秋
文章摘要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由于长期接受化疗、血液透析等治疗,常常需要通过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然而,PICC的置管虽然方便,但也带来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血栓形成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血栓形成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分析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探讨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表明,患者的基础疾病、PICC置管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导管本身的特性等因素均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护理干预策略,以减少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文章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PICC置管;血栓形成;风险因素;护理预防策略
参考文献
[1] 胡艳玲,张宏伟,王宝民,等.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06,(18):1328-1329.
[2] 何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32-134.
[3] 鲍爱琴,成芳,刘为红,等.循证护理在肿瘤病人PICC置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32):3031-3032.
[4] 房敏,郭磊,梁晓燕,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04):47-49+53.
[5] 李玉珠,赵翠兰,陆玉田.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行PICC置管中的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4):2171-217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