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凡 倩
文章摘要
目的:分析1例颅内寄生虫感染伴发热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例颅内寄生虫感染伴发热患儿的临床护理,对其进行全面评估,明确疼痛、颅内压增高、营养状态差、不良情绪、潜在并发症等护理问题,针对各项问题与影响因素,采取疼痛护理、颅内压降压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措施[1]。结果:患儿经护理后,颅内压降低,炎症反应减轻,自述疼痛轻微。胃肠道功能较为稳定,机体营养状态良好。治疗过程中经护理后可配合完成治疗与护理,依从性良好。住院治疗期间未发生相关并发症,遂出院。结论:针对该颅内寄生虫感染伴发热患儿出现的疼痛,以药物与局部冷敷方式提高机体舒适度。针对感染、脑水肿、腹压升高、体温升高、缺氧等因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情况,以遵医嘱用抗感染药物、隔离与皮肤护理预防感染,体位调整与加强输液管理减轻脑水肿,以呼吸道护理与间断吸氧保持杨充足,以预防便秘避免腹压升高,以冰袋降温,以家属安抚与娱乐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等多项措施,降低颅内压力[2]。针对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营养不良,以饮食护理维持机体营养均衡。针对突发疾病、缺乏疾病认知、环境变化等导致的不良情绪,以多形式心理护理改善心理健康;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通过综合性与针对性护理,患儿病情稳定,生理与心理舒适度提高,有助于促进康复。
文章关键词
寄生虫感染;发热;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珊,陈锦秀.1例遗传性肾性尿崩症合并颅内感染患儿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6):147-149.
[2] 魏倩,罗含欢,廖瑞倩,等.9例西藏地区颅内寄生虫病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2,29(10):907-909,913.
[3] 魏倩,罗含欢,廖瑞倩,等.9例西藏地区颅内寄生虫病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2,29(10):907-909+913.
[4] 杜伟,杨毅梅.颅内常见寄生虫病影像学的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01):138-140.
[5] 罗丽,冯文,高晋健,等.40例颅内寄生虫病手术治疗分析[J].四川医学,2015,36(11):1527-1529
[6] 赵金泉.颅内感染性病变的CT与MRI表现对比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06):78-7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