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佘 倩
文章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疼痛管理方案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优化镇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镇痛方案(静脉泵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静脉镇痛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VAS)、镇痛药物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6h、12h、24h的VAS评分分别是3.1±0.6、2.6±0.5、1.8±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7、3.8±0.6、2.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药总用量显著减少(P<0.01),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28%(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多模式疼痛管理方案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使用及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备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文章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疼痛管理;多模式镇痛;术后恢复;VAS评分
参考文献
[1] 周书婷,杨林娜,杨艳青,等.改进体位管理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4,24(09):811-815.
[2] 刘幸.基于移动平台的妇科腹腔镜麻醉护理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4.
[3] 陈瑶.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腹胀的预防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4,11(09):106-108.
[4] 陈亮.无阿片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抑郁与睡眠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23.
[5] 林少英,冯锦屏,侯桂珊,等.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肩部疼痛防治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3,30(14):52-58.
[6] 赵校含.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患者AIDET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及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23.
[7] 杨睿.集束化疼痛护理干预理念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23,21(15):175-177.
[8] 易晓桐.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多模式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及早期恢复的影响[D].广州医科大学,2023.
[9] 丁新耘.对比不同镇痛方案在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中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D].兰州大学,2023.
[10] 范泉龙,李娜,朵永丽,等.不同肌肉松弛药给药方案联合ERAS技术对妇科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麻醉管理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03):277-281.
[11] 刘宇.羟考酮静注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快速康复的影响[D].吉林大学,2022.
[12] 黄雷.疼痛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1):48-4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