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京诺,崔 崧
文章摘要
研究与利用中国古建筑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古建筑柱中的柱础结构在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样式,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建筑史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古建筑柱础结构所受的常见荷载是横向荷载,可以分析其临界状态下的受力情况,根据材料的强度条件得出木柱柱脚允许的最大偏角,继而分析木柱达到此偏角时石础损坏的情况。
文章关键词
古建筑柱础结构;临界状态;抗压性能
参考文献
[1] 贺俊筱,王娟,杨庆山.古建筑木结构柱脚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7,38(8):141-149.
[2] 姚侃,赵鸿铁.木构古建筑柱与柱础的摩擦滑移隔震机理研究[J].工程力学,2006,23(8):127-131.
[3] 薛建阳, 张鹏程, 赵鸿铁.古建木结构抗震机理的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0, 32(1): 8-11.
[4] 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6-127.
[5] 苏军.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6] 张风亮.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加固及其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7] 王子昂,郭瑞,钱行健等.古建筑木结构柱础连接力学模型[J].力学与实践,2018,40(06):661-665.
[8] 高蕾.古建筑倾斜沉降自动化检测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08):157-15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