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长青,李 文
文章摘要
目的:探究在校大学生网恋现状,探讨网恋经历对成人依恋和人际信任的影响,为解决网恋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教育建议。方法:采用Rotter(1967)制定的人际信任量表以及由Brennan,Clark和Shaver(1998)编制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对江苏省内3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网恋经历在性别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1,p<0.05);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在网恋经历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48,p<0.001;F=6.934,p<0.01);人际信任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变量显著负相关(r=-0.126,p<0.05;r=-0.152,p<0.01);大学生网恋经历对依恋回避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人际信任对依恋回避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网恋经历和人际信任均对依恋回避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结论:有网恋经历的大学生,依恋焦虑显著高于没有网恋经历的大学生;有网恋经历的大学生,依恋回避显著低于没有网恋经历的大学生。人际信任越高,大学生的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越低。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恋爱心理教育、提升人际交往技能。
文章关键词
大学生;网恋;人际信任;成人依恋
参考文献
[1]曾坚朋“网恋”:虚拟分离与现实回归[J].人文杂志,2002(06):149-155.
[2]韩云珠.大学生网恋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3(12):46-49.
[3]吴银涛.社会转型期青年网恋行为的缘起、发生及结果研究[J].青年研究,2009(04):12-23+94.
[4]刘斌志,赵婷.新世纪我国青少年网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9,35(06):117-124.
[5]程燕.大学生“网恋”心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7.
[6]代显华.大学生网恋及其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121-123+126.
[7]陈超臣.网络社交中大学生人际信任研究[D].郑州大学,2020.
[8]黄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9]辛自强,周正.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03):344-353.
[10]李珊,刘洋.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04):468-470.
[11]邓伟,马叶.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成人依恋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1566-1568.
[12]隆景云.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
[13]左恩玲.大学生成人依恋、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4]陈丽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20.
[15]郭爱丽,胡修银.成人依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09):8-12.
[16]李琦.网恋对人心理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3(12):42-45.
[17] Brennan K A,Clark C L,Shaver P R.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An integrative overview. In; Simpson J A, R holes W 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1998. 46~47
[18]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03):399-406.
[19] Rotter, J. B. (1967). 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5(4), 651–665.
[20]孟庆东,雷雳,马利艳.青少年的依恋与“网恋”的关系[J].心理研究,2009,2(02):75-80.
[21]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6-798.
[22]王磊,赵娜,韩仁生.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关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04):79-81.
[23]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1991).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
[24]王月琴,李海燕.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09):1401-140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