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向菲菲
文章摘要
实现“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计划”目标,建设法治国家,必须要重视法学教育。湖南师大“漾翅模式”直接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坚持以育才为初心、公益为本心、学生为中心,具备合法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四大特征。这种新的法治人才培育模式有利于高校更新教育理论,完善教学体系,同时有助于学生增强实践能力,积累社会经验。“漾翅模式”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值得其他高校学习。
文章关键词
法学教育;法律实践教育;“漾翅模式”
参考文献
[1]魏家淦,龚炜博.漾翅“实战型”“团队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检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1,20(05):33-36.
[2]蒋先福,黄捷,王朝.法律本科生团队式司法实践模式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漾翅法律实践团队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06):191-193+200.
[3][美]本杰明·卡多佐著;苏力译.司法过程的性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7.
[4]史卫民.完善我国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7):48-49+55.
[5]黄捷,魏家淦,秦跃龙.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现实透视与模式创新——以湖南师大“漾翅模式”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02):56-60.
[6]夏新华,朱伟涛.法律硕士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湖南师范大学“漾翅杯”法律实践技能大赛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2):46-48.
[7]雷昕.第六届漾翅杯法律能力实践大赛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1410803693893812&wfr=spider&for=pc,2019-11-28.
[8]田丰.法学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漾翅实践性学习模式[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06):148-151.
[9]苏力.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比较法研究,1996(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