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沙沙,霍翠芳
文章摘要
为了恢复教育的根本使命——培养有道德的人才并减轻其负担,我国发布了实施细则,即《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然而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顽强的考试思维模式难以消除;当前的教育竞争压力仍然巨大且短期难见改善迹象;中高招评判准绳未变动和停课后学生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转变对成绩至上的看法以期改革现有的教学氛围与生态系统,同时也要改进现有的人员选拔制度及提升学子的学业效率以应对这些难题。
文章关键词
校外培训;教育减负;进路
参考文献
[1]石鸥,何孟珂.“双减”背景下中考改革的目标诉求与行动框架[J].现代教育管理,2022(11):1-9.
[2]刘钧燕.“双减”能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需求吗?——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09):71-84.
[3]樊未晨,姚宇.史上最严减负令到底解救了谁[EB/OL].(2013,03.25).史上最严减负令到底解救了谁-中国青年报(cyol.com).
[4]马开剑,王光明,方芳等.“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生态变革(笔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1-14.
[5]靳玉乐.中小学生学习效能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5(08):34-39.
[6]靳玉乐,李叶峰.中小学生学习效能的水平、演变规律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1):58-6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