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在非洲的传播情况

ISSN:2737-4297(P)

EISSN:2705-1358(O)

语言:中文

作者
孔 英,周丹丹,邬 杨,汪欣瑞,凌淑珍
文章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社会事业等高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国际关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质疑,“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歪曲中国形象的言论[1]在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的助推下甚嚣尘上,引起外界广泛的误解和猜疑。这时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先决条件,我们必须加强文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华五千年灿烂博大的文化,进而了解中国和平、中庸等思想基础,这是理解我们行为的重要基础。其中文学作品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题材的作品以现实生活为来源,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浓缩概况了中国人古今以来的信仰、思想、理想、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等,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我们意识到,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对象绝不能仅限于西方国家和邻国。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洲,是中国亲密的战略盟友,更是中国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影响力、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舞台。但是鉴于种种原因,中国文学作品在非洲大陆的传播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将重点从中国文学作品在非洲的传播情况探讨传播的途径、具体书目,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文章关键词
国家形象;中国文学作品传播;非洲;文化交往
参考文献
[1] 刘震云,杨四平.当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中国形象”的自塑、他塑及其他.北大核心.CSSCI.AMI.2022(06). [2] 张象.论中非关系的演变:历史意义、经验与教训.北大核心.CSSCI.2009(05). [3] 张忠祥.中非关系研究综述.北大核心.CSSCI.2011(05). [4] 罗建波.中国对非政策与国家形象塑造.天津行政学院报.2008(05). [5] 姜智芹.当代文学对外传播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以莫言作品为个案.北大核心.CSSCI.2015(01). [6] 刘霞云,杨四平.当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中国形象’的自塑、他塑及其他.北大核心.CSSCI.AMI.2022(06). [7] 宗笑飞.回眸东方——1949年后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北大核心.CSSCI.2009(03). [8] 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北大核心.CSSCI.2014(01). [9] 倪建平.中国在非洲的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对外传播.2008(01).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