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金金,丁丽红
文章摘要
基于国际汉语教育框架下,构建国际汉语教师培养“1234”新模式,通过对现有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国际汉语教育的特点,搭建可借鉴、易实践的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平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让拔尖教师“冒”出来。本文提出以“一个培养长效机制、两个培训教师抓手、三个助力提升的环节、四个实践体系”为实施路径的国际汉语教育教师培养新模式。
文章关键词
国际汉语教师;新模式;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2008).“国际汉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
[2] 李秀云,王燕华.(2013).“对外汉语师资培养模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
[3] 赵丽娟.(2011).“对外汉语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J].高教论坛,(11).
[4] 张颖,杨洪波.(2012).“国际汉语教师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
[5] 刘晓明.(2009).“我国对外汉语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6] 郭建民,王瑞芳.(2014).“提升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质量的路径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
[7] 王瑞芳,郭建民.(2015).“对外汉语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展望”[J].世界汉语教学.
[8] 李春梅.(2016).“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
[9] 张艳华.(2017).“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