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程蓝翔
文章摘要
作为南方剪纸代表的扬州剪纸艺术,面临着非遗传承人老龄化、剪纸产品大众化、年轻人普及度不足等困境,迫切需要传承和创新。分析扬州剪纸艺术的历史、现状、特点,提出如何让剪纸艺术与当代小学教育相结合的创新策略。通过题材和内容、创作材料,呈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教学方式和展示形式的创新,将扬州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中。在小学内,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大手牵小手”的高校互动等活动,促进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培养学生非遗创新意识。倡导新媒体技术的融入,采用多媒体教学、互动式展示等现代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为扬州剪纸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开辟了新途径。在线上和线下以多重形式进行宣发传播,吸引大众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欣赏和创作扬州剪纸艺术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文章关键词
扬州剪纸艺术;小学美术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书怡,《小学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一一以扬州Y小学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8.
[2] 刘矫妍 陶克彦 时春风,《扬州剪纸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和创新研究》[J],大观,2020(02).
[3] 刘矫妍,《非遗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以扬州剪纸为例》[J],今古文创,2020(06).
[4] 陈夏贤,《扬州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及保护传承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7)邓棋,《“小剪刀”剪出“大艺术”--浅议小学美术与剪纸艺术的融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8(05).
[5] 陈皎月,《民间美术的图形元素在扬州剪纸设计中的运用》[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9(0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