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 灵,杨善伊,关 翊,刘静宜
文章摘要
为推动乡村教育与“双减”政策的有机结合,填补乡村学生课后服务的缺失,文章采用线上问卷、实地访谈问卷、个人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大学生志愿者、乡村学校学生、乡村学生家长进行相应的调查,探索双减政策下的乡村夏令营模式。结合启明星支教队开展乡村夏令营的十五年实践经验,分析乡村夏令营对乡村学校学生的变化和影响,提出了在志愿者主体视角下志愿者与乡村学校学生共同成长、大学生志愿者返乡支教、规范的志愿者团队管理机制的乡村夏令营实践模式;以及从乡村学生角度出发,以“阅读、艺术、游戏”为主的活动课程、挖掘乡土文化中的教育元素、短期支教与长期陪伴相结合的乡村夏令营实践模式,助力国家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
文章关键词
双减政策;乡村夏令营;乡村学校学生
参考文献
[1] 徐智婷,张恒畅,唐莎莎,etal.大学生乡村支教夏令营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究——以四川省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5):67-9.
[2] 荣晓红.白沙地区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D];海南大学,2018.
[3] 姜春美.教育志愿者送教下乡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以山东省教育志愿者服务项目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9,(19):92-6.
[4] 顾志辉.乡村夏令营理念建构与实践路径[D];三峡大学.
[5] 顾志辉,李洁.乡村夏令营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策略——基于《大学生暑期支教现状及乡村夏令营调查研究报告》的解读[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7,(04):86-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