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石珍珍
文章摘要
劳动主题单元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设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属于创新型单元,呈现了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新课改要求以大单元教学作为思维模式,但在现实教学中,劳动主题单元的育人价值并未受到重视,评价也偏向于泛泛而谈。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既关注教学过程,也关注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能够较为真实、全面的评价学生,从而达成劳动主题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基于此,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劳动主题单元为教学蓝本,以表现性评价为教学手段,探索出了几条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以强化师生对劳动主题单元教学的成效。
文章关键词
高中语文;劳动单元主题;表现性评价
参考文献
[1] (美)Richard J. Stiggins.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M].第4版.
[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63.
[3] 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3.
[4] C Gipps. Beyond Testing: Towards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J]. Falmer Press, 2011.13-14.
[5]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2(12):28-3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2—46.
[7] 崔允漷,雷浩.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3(04):15—22.
[8] (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瞿葆奎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90.
[9] 邓洁茹.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语文演讲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2,14—6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