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华胜
文章摘要
本研究深入剖析了高校美育课程中融入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潜在益处及其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新性的应对策略。民族民间音乐被证实为一种强大的教育资源,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包容性的认识,而且能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力和情感共鸣,同时促进民族音乐传统的传承与发扬。教学实践中,观察到教学内容过于局限、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以及教学资源的稀缺性等现实困境。为打破现状,建议丰富教学内容,广泛引入各种风格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强调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教师对民族音乐的深厚理解和卓越教学技巧;并且积极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比如构建民族音乐知识库,推动校际间的交流合作。通过这些举措,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美育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将得到更全面且有效的发掘和利用。
文章关键词
民族民间音乐;高校美育;教育价值;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徐艳霞.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的实践[J].大学:教学与教育,2022(4):177-180.
[2] 吴一帆.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音乐,2020(2):2.
[3] 王燕,刘宇,陈子扬,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改革及实施效果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004(027):P.139-139,154.
[4] 肖育军,张艳.民间音乐在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音乐创作,2018(11):3.
[5] 李奕.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8,38(12):1.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