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冉芹芹
文章摘要
幼儿园是幼儿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场所精神视域下的幼儿园环境更加强调人的思想赋予环境的意义,带给幼儿更深层次的外在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内在心智的健全发展。蕴涵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简单装饰走向意义创设、情感的共鸣—空间上的情感表达、文化的载体—空间中文化传承三个价值观点,将从将幼儿作为环境创设参与者、关注幼儿需求、体现幼儿园人文精神、地方历史文化符号在地化、创设开放性多元化环境、环境的可读性与识别性等方面探讨场所精神视域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可行性策略。
文章关键词
场所精神;幼儿园环境;策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冯建军.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J].教育研究,2006(3):29-34.
[4] 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5] 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4):20-24.
[6] PROSHANSK H M.The City and Self-dentity[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78(2):147-169.
[7] 潘知常.生命美学引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1.
[8] 罗珂.场所精神——理论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6.
[9] 丁云.“场所精神”的再生.[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8.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