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中舞蹈多模态教学的意义与模式

ISSN:2737-4297(P)

EISSN:2705-1358(O)

语言:中文

作者
姚 丹
文章摘要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舞蹈专业教学提出了全面性创新的要求,而多模态教学法作为关注人类基础感官与外界互动方式的教学模式,具有推动高校舞蹈教学多元创新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多模态教学的意义,旨在围绕高校舞蹈教学的方向、特点和目标,构建多模态教学应用的一般模式,以指导具体教学实践。总体而言,高校舞蹈多模态教学应在传统教学逻辑的基础上,以多模态赋能,围绕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舞蹈鉴赏、动作与表演训练,构建差异性和阶梯性的多模态应用方案。
文章关键词
多模态教学;高校;舞蹈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梅琰.高校舞蹈教学问题及改进对策——评《舞蹈学基本理论概述》[J].中国教育学刊,2016,(04):120. [3]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5. [4] 张素琴.舞蹈身体语言的本质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2011(1):17-24. [5] 严孟帅、雷云.突破与重构:新文科建设的价值逻辑与方法论原则[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4,32(1):25-36. [6] 张德禄、张珂.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综合框架探索[J].外语教学,2022(1):89-94. [7] 张德禄、丁肇芬.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J].外语界,2013(3):25-4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