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培涛
文章摘要
在新时代教育革新的浪潮中,人才培育规格被赋予更高维度的时代使命。“家校社”一体化育人范式以其与党的教育理念同频共振的政治自觉、与教育现代化同向而行的实践品格,在高校育人体系创新中崭露锋芒。西京学院以“匠心精神+艺术素养”为育人内核,立足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将“三全育人”理念深度融入“家校社”协同框架,通过厘清主体权责边界、构建多维协同机制、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探索出一条权责清晰、资源整合、效能叠加的育人路径。研究聚焦教育主体功能重构、实践载体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等核心议题,旨在破解传统教育主体割裂、资源碎片化等现实困境,构建家庭筑基、学校立柱、社会搭台的立体化育人新生态,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提供可借鉴的民办高校样本。
文章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民办高校;三全育人;学生社区引言
参考文献
[1] 周敖冬,杜学元.“双减”政策下利益相关者角色冲突及纾解策略——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视域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5,40(05):96-102.
[2] 李江楠.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行动”进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45(14):22-26.
[3] 李杰.生态视角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南宁市“1+3”联动机制的探索[J].中国教师,2025,(05):12-15.
[4] 张楠.校本化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J].辽宁教育,2025,(10):22-25.
[5] 李明,熊谦,李庆郎.家校社一体化正面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德育,2024,(19):65-6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