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虞 毅,李晓蓉
文章摘要
在全球化浪潮深度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九江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依托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的文化资源与宜人的自然环境,各类国际活动、赛事的举办频次显著提升。这一发展趋势对肩负文化传播使命志愿者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部分志愿者在服务实践中暴露出语言沟通壁垒、跨文化经验匮乏等问题。本文以拜拉姆 ICC 模型为理论框架,从语言能力、文化认知、情境应对三个维度,系统剖析现存问题的内在成因,并结合九江本土特色,探索适配的跨文化教育路径,提出优化课程建设和教育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寓教育于实践活动等教育举措,旨在全面提升志愿者的综合服务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优化九江志愿者服务品质,增强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力。
文章关键词
文化传播活动;志愿者;跨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艳,对跨文化对跨文化外语教育中文化自觉培育路径的探析[J],对外经贸,2024.4:142-144.
[2] 徐爱芳.拜拉姆 ICC 模型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教师, 2024.9:10-11.
[3] 张鹏. 高校青年教师参与涉外志愿服务模式比较探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6.2:68-7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