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尹怡峻,孙晓芳,石宝阁
文章摘要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最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经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单纯微弹簧圈栓塞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可调节脉管重建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相关指标、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动脉瘤栓塞率更高,临床疗效评分更佳,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B组的动脉瘤再通率显著低于A组。结论:在脑血管病尤其是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中,应用可调节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单纯微弹簧圈栓塞更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动脉瘤的栓塞率,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
文章关键词
脑血管病;动脉瘤;介入治疗;可调节支架;疗效
参考文献
[1] 赵心怡.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介入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2):3.
[2] 张莉,王艳梅,张磊,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血管造影技术应用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002):021.
[3] 城 王.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J].亚洲临床医学杂志, 2021, 3(7):29.
[4] 王志华,古彦,王颜佶,等.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睡眠质量干预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21, 18(16):4.
[5] 虞晓琴.《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入门与进阶》出版: 神经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 30(10):1.
[6] 陆军,王大明.聚焦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新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 2021, 59(3):4.
[7] 康敬源颜建辉何劲松.DS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22, 26(1):7-9.
[8] 李桂清.介入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17):168-170.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