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 杏,何建军,宋 婧
文章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治疗在精神病患者康复期中的作用。方法:将广东省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二组,每一组有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健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满意度、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试验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健康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心理状态,并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精神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文章关键词
心理健康治疗;精神病患者;康复期;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健,唐彩霞.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校医,2020,34(08):573-575.
[2] 董鲜苗,陈淑燕,谢璧霞,等.系统认知治疗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3):247-249.
[3] 张晓雪.《神经精神疾病》[M].科学出版社,2011.
[4]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 [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53-54.
[5] 庞胜吾,魏相玲,范玉洁.家庭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6):156-158.
[6] 汪恺.试论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0,15(11):239-240.
[7] 李相,袁明,杨晓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配合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0):55+58.
[8] 温财文,冼怀柏,招日兰,等.阿立哌唑联合艺术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4):147-150.
[9] 王金华.探讨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8):213-214.
[10] 金蓉,张景明,陈思思.团体表达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03):396-397.
[11] 易桂萍.心理疏导、药物同时应用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04):118.
[12] 李丽静,刘晓利.心理治疗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01):37-39+50.
[13] 张晓丹,姚俊瑞,程振卫.心理护理干预联合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校医,2020,34(02):135-136+160.
[14] 施冬青,王玉城,胡海萍.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0,30(01):53-56.
[15] 赵雪芬,杨彩平,寇学芳,等.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20,34(03):525-527.
[16] 高镇松,陈泽华,徐丽缄, 等.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和精神病防治人员对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及社区服务评价的质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29(3):271-276.
[17] 吴桂森,甘冉飘,唐晓晨, 等.事件相关电位对精神病临床高危人群临床结局的预测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29(4):379-384.
[18] 王锋,朱长才,朱可, 等.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护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1):65-6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