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付 祥,陈 勇,王寅午,廖伟国,王 涛
文章摘要
目的:分析胫骨横向骨搬运术联合介入治疗对下肢血管闭塞症(ASO)患者治疗效果、胫前动脉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下肢血管闭塞症患者(67例)临床治疗情况,患者均于2022年4月~2023年12月内手术,以手术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33例)行介入治疗,研究组(34例)行介入治疗+胫骨横向骨搬运术(TTT)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治疗指标,术后康复指标,患肢自我感受疼痛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患肢踝肱指数及胫前动脉内径、血液流速,术后截肢率组间差异。结果:较对照组,研究组联合TTT治疗后:(1)手术时间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带架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及清创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肢完全负重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愈合率升高,且截肢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月时自我感受VAS评分、术后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踝肱指数,胫前动脉内径、血液流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患者行介入治疗、TTT术联合治疗,可积极恢复患肢胫前动脉血运,改善踝肱指数,且可促进患肢创面愈合,降低最终截肢风险,维护患肢结构、生理功能健全,效果确切。
文章关键词
下肢血管闭塞症;介入治疗;胫骨横向骨搬运;踝肱指数
参考文献
[1]唐辉,所世腾,俞璐,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成形术后 ASL 及 IVIM 灌注与侧支循环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杂志,2023,29(3):295-299. [2]徐道非,胡蓉,余庆龙,等.胫骨横向搬移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诱导血管再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
志,2023,16(9):854-859. [3]李祖涛,石守印,蔡昱,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3,38(4):412-414. [4]李朋朋,吴晓东,李国栋.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22):2955-2959. [5]赵永鑫,覃忠,丁毅,等.胫骨横搬移和介入治疗重度下肢动脉闭塞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3,31(15):1368-1373. [6]李真,凌建生,王鹏儒,等.Ilizarov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介入方法治疗糖尿病足严重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
新医学,2020,13(11):1108-1112. [7]王斌,刘伟,宫中平,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血管条件及重建的探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0,34(12):1579-1584. [8]徐晓燕,李霞,徐兰,等.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双下肢闭塞性脉管炎临床护理 1 例[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1):79-80. [9]王栋,张永红,贺国宇,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结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伴足踝部慢性感染[J].中国修复重建外
科杂志,2020,34(8):979-984. [10]赵威,鲁志超,王新栋,等.介入联合胫骨横向搬移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7(9):809-81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