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应用观察

ISSN:2811-051X(P)

EISSN:2811-0781(O)

语言:中文

作者
魏 城
文章摘要
目的 观察彩超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23.3-2024.3为研究区间,以曾在本院接受上肢骨折手术的1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间对其中的99例在神经阻滞麻醉方面采用过去常用的体表异感定位法,将他们编入体表组;而对另外99例在神经阻滞麻醉方面则采用彩超定位法,将他们编入彩超组。对比二组围术期间的临床指标、Ramsay评分、VAS 评分、阻滞程度。结果 二组患者的完全阻滞时间分别为(10.04±1.04)min及(5.13±1.12)min,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为(346.12±9.42)min及(483.27±9.56)min,阻滞消退时间分别为(5.27±0.23)min及(3.13±0.24)min。二组患者的阻滞前的Ramsay评分分别是(1.24±0.14)分及(1.13±0.11)分,阻滞后的Ramsay评分分别是(3.34±0.42)分及(5.52±0.22)分,术后5min的VAS评分分别是(2.1±0.02)分及(3.9±0.06)分,术后6h的VAS评分分别是(2.5±0.03)分及(4.4±0.02)分,术后12h的VAS评分分别是(2.9±0.04)分及(5.1±0.03)分,术后24h的VAS评分分别是(1.9±0.01)分及(3.2±0.01)分。二组患者的阻滞程度属于一级的占比分别是79.8%及98.95%;阻滞程度属于二级的占比分别是12.12%及5.05%;阻滞程度属于三级的占比分别是8.08%及0%,P<0.05。结论 在上肢骨折手术中应用彩超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可确保更长的阵痛时间,可有效提高神经阻滞的精准度及可控性,更能减轻患者的痛感,进而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文章关键词
彩超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骨折手术
参考文献
[1]马丽珍.B 超定位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药,2022,42(03):94-95. [2]黄丽萍.B 超定位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0,33(07):93-94. [3]方青梅,陈石坚,马树兴.B 超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20,26(04):15-17. [4]黄家会.B 超定位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1):71-73. [5]董发慧.彩超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7):118-120.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