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冬玲,王文静,李 雪,张晓芳,赵海燕
文章摘要
目的:对心理护理用于静脉抽血患者心理状态干预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时间确定为2024年1月到2024年6月,从这期间的抽血室患者中选择154例,并根据抽血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研究组抽血前后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其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抽血的依从性更高,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静脉抽血患者的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更加稳定,减少抽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护理关系。
文章关键词
静脉抽血;心理护理;心理状态;不良反应;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秀梅.糖尿病患者静脉采血时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4):140-141. [2]徐小雨,王静,张洁.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体检人群静脉抽血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20):201-203. [3]李俊萍,叶雪花,莫诗敏,等.小儿静脉抽血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儿应激表现的护理效果[J].智慧健
康,2022,8(16):173-176. [4]蔡娟.心理干预对婚前医学检查者静脉抽血晕针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110-111. [5]王燕.心理护理对门诊静脉抽血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60+7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