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模式在遗传病病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ISSN:2811-051X(P)

EISSN:2811-0781(O)

语言:中文

作者
佘明聪
文章摘要
目的:探究微课教学模式在遗传病病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23年9月-2024年7月,在我院实习的遗传病学专业学生74名为研究对象。分组以教学模式的不同为标准,将其均等划分成两组。将选择传统教学模式37名学生纳入对照组,将选择微课教学模式的37名学生纳入观察组。在两组学生教学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对比考核成绩、学习效率等各项指标,分析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出科考核成绩(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病例分析和考核总成绩)均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教学效果(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动性、学习兴趣、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综合能力(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满意度(教学态度、教学效率、知识掌握度、疑难问题解答)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遗传病病学的临床带教过程中,选择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在促进考核成绩、学习效率及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文章关键词
微课教学;遗传病病学;临床带教
参考文献
[1] Chris Della Vedova,Gareth Denyer,Maurizio Costabile.Combining face-to-face laboratory sessions and a computer simulation effectively teaches gene editing and DNA sequencing to undergraduate genetics students.[J].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ducation:a bimonthly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25, [2] 张巧仙,翟昱昊,白建,高小乐.人工智能技术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5,45(01):98-103. [3] 王雁伟,任亚娟,罗蕾,艾鹏飞.遗传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探索与实践[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12. [4] 辛广伟.基于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遗传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转基因果蝇品系的构建”微课教案[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13(02):3-6. [5] 杨易,石晶,徐金瑞.“遗传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成果导向的理念[J].教育教学论坛,2023,(13):127-130. [6] 吴卫辉,任欢.探索“微生物遗传学”高效课堂——“The F Plasmid”微课教案[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1,11(04):6-7. [7] 毛春晓,牛延宁.微课应用于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07):225-228. [8] 罗继景,黄婧,岑卫健.基于 BOPPPS 模式的遗传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以“植物雄性不育”教学内容为例[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1-6. [9] 姜海鸥,杨圣梅,姜迎港.新医科背景下以转化医学思想为基础的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4,32(12):2676-2678.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