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

ISSN:2811-0528(P)

EISSN:2811-079X(O)

语言:中文

作者
汤富波
文章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国基建持续发力,一大批各式类型房屋交通建设领域重大工程相继推出,混凝土的使用量与应用范围显著提升,这也对相应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裂缝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单位质量水泥可释放500J的热量。由于水泥水化释放热量,混凝土内部和相对快速冷却的外表面之间的温差导致温度应力的形成。在部分极端条件下,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构件的整个体积出现裂缝,从而降低其结构使用寿命。为降低水化热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应针对不同场合采取不同技术提升措施,主要包括从施工质量提升、水化热监控、材料配合比设计、裂缝修补技术等多角度开展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多针对单一因素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水化热发展情况,而忽视了多因素间的相互影响,这不利于混凝土性能的提升与实际工程应用。通过响应面法建立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力学性能与水化热间的函数关系,研究双因素交互作用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相应施工及维护措施,这对保证混凝土抗裂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关键词
响应面法;混凝土;矿物外掺料;优化
参考文献
[1] 赵蠡.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分析[J].四川建材,2021,47(1):102-103. [2] 杨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J].交通标准化,2010,35(22):97-9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