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晓艺,张 玲
文章摘要
以建筑与室内设计为例,深入探讨了空间的诱思性与思辨性。通过分析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揭示空间在引发思考、激发创造力以及促使人们进行思辨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空间诱思性体现在暧昧边界的思维引导、序列节奏的音乐性营造及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关系中;而思辨性则聚焦空间本质、个体需求适配等辩证思考。文章进一步结合苹果零售店等设计实践,阐明诱思与思辨的整合路径,强调未来设计需在日常思考与深度思辨中平衡,以推动空间设计向更具启发性与多元性的方向发展。
文章关键词
建筑与室内设计;空间诱思性;空间思辨性;设计实践
参考文献
[1] 黄虹,颜勇.西方设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1
[2] 傅志前,舒珊.暧昧秩序的演绎——藤本壮介建筑作品解读[J].华中建筑,2016,34(09):22-26.
[3] 马丽媛.虚构想象与技术反思:思辨设计的概念、历史与特征问题[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05):66-68.
[4] 曹宇芳.浅谈室内设计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20):58-60.
[5] 王骏阳,宋晔皓.主动式与被动式建筑的设计探讨[J].建筑技艺(中英文),2024,30(08):35-41.
[6] 宋晔皓,汪原.从生态学走向建筑学[J].建筑技艺,2023,29(01):33-39.
[7] 郑曙旸.中国室内设计思辨[J].装饰,1995,(03):4-6.
[8] 张颖,李莹莹.室内设计中"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思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04):32-33.
[9] 刘佳丽,罗坤明.简约风格与室内装饰品设计的思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10):115-116.
[10] 杨依依,黄厚石.观念的转型:以思辨性设计思想的衍变为例[J].创意与设计,2024,(04):87-92.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