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有为
文章摘要
某深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并于支护桩之间设置止水帷幕,不均匀荷载作用下,连续暴雨情况下,大量地表水经过肥槽渗入并对地下室底板产生较大浮力,在AB区域交界位置(见图1)发生地下室局部上浮,进而产生顶板及梁柱开裂现象。裂缝发生于AB交界位置的地下室顶板以及梁柱,分析此次事件发生原因,可归纳为连降暴雨作用、肥槽防水不当以及排水不及时并形成“脚盆效应”。依据所分析的原因,基于无法检测锚杆剩余抗拔承载力的前提下,采取“防降结合”综合处置方案,在基坑肥槽内注浆、用流态固化土或素混凝土置换回填土等外部防水措施,同时采取在地下室底板或者侧墙设置降水孔的降水措施。
文章关键词
止水帷幕;不均匀荷载;连续暴雨;肥槽;原因分析;处置方案
参考文献
[1] 雷晓丹,赵剑剑.某地下室抗浮失稳原因分析与加固[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3,52(9):68-72.
[2] 徐志武,孔凡林,邬灿,等.地下室结构底板抗浮不足局部失稳破坏实例分析[J].建筑技术,2023,54(19):2420-2426.
[3] 钟香兰,黄文贺.大型地下水池的新型抗浮设计[J].南方能源建设,2015,2(B12):3.
[4] 雷晓丹,赵剑剑.某地下室抗浮失稳原因分析与加固[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3,52(9):68-72.
[5] 陈飞铭.地下室上浮破坏及处理措施研究[D].重庆大学,2004.DOI:10.7666/d.y829860.
[6] 丘弋,刘恋,吕文龙.惠州市某商住楼地下室上浮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2(4):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