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 芳
文章摘要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引入无感式服务已成为提升运营效率与旅客体验的重要路径。无感式服务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手段减少旅客与设备的交互环节,实现快速通行与服务响应,对推动行业服务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该服务已在票务、安检、进出站等场景落地应用,如电子客票替代纸质票、智能安检设备实现快速查验、人脸识别闸机提升通行效率等。然而,其推广仍面临技术兼容性不足、数据安全风险、多部门协同管理难等挑战。为此,需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数据安全体系、优化管理机制等策略加以应对,从而为轨道交通无感式服务的深化应用与持续优化提供思路,助力行业向智能化、便捷化方向迈进。
文章关键词
轨道交通;无感式服务;应用研究;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李静瑜,丁菊霞.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现状及关键系统分析[J].计算机应用,2024,44(S2):316-322.
[2] 李德龙,刘德海.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智慧安检联防信号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2,42(12):3363-3380.
[3] 李静瑜,丁菊霞.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现状及关键系统分析[J].计算机应用,2024,44(S2):316-322.
[4] 毕朝福,陈耀辉.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安全检查困境与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2024,19(02):36-37.
[5] 李华柏.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运用行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16):146-148.
[6] 何靓俊,唐微曙,虞腾飞,等.信息化背景下轨道交通创新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4,(35):1-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