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阶段四川白马藏族“非遗”舞蹈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0)

语言:中文

作者
王 堃
文章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维护文化多样性、弘扬民族精神、增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将“非遗”项目融入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提升其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本文以幼儿园阶段四川白马藏族“非遗”舞蹈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为研究焦点,探讨白马藏族“非遗”舞蹈的教育价值、教育资源的筛选与整合、教育课程的构建,以及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案例及其成效,旨在为幼儿园开展此类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文章关键词
白马藏族;非遗舞蹈;幼儿园;教育开发
参考文献
[1]李琛,张政武.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发展研究——以广西河池东兰布努瑶非遗舞蹈为例[J].大众文艺, 2021, 000(015):218-219. [2]赵紫芊.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传承非遗舞蹈的路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20. [3]田朦.湖南高校非遗舞蹈课程教学体系建构[J].尚舞,2023(17):154-156. [4]李琛,张政武.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发展研究——以广西河池东兰布努瑶非遗舞蹈为例[J].大众文艺,2021,000(015):218-219. [5]廖莎.舞蹈生态因子对白马藏族“跳曹盖”风格特征的影响[J].艺术家,2024,(02):81-83 [6]钟冰洁.浙江将非遗舞蹈引进高校课堂的探索——以”扫蚕花地”为例[J].时代报告(奔流),2022(6):85-87. [7]张雪娇.理论与实践——白马藏族祭祀舞蹈文化解读[J].音乐探索,2014,(01):109-113 [8]义西卓玛.谈白马藏族的舞蹈艺术特色[J].艺术品鉴,2020,(06):214-215 [9]李青沂.白马藏族舞蹈的表现形式分析[J].艺术家,2019,(09):178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