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阳 艳
文章摘要
数智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的进程中,存在技术悬浮、制度迟滞与价值迷失三重现实梗阻,本文构建“技术—制度—价值”三维分析框架,通过该框架,研究揭示了数智赋能“热线+网格”治理中的融合机制,进而提出数智技术在“热线+网格”治理中的多维赋能路径,为提升数智治理效能提供借鉴。
文章关键词
热线;网格管理;数智赋能;城市基层治理
参考文献
[1] 魏钧,杨劲.中国数智赋能研究报告(2023-202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
[2] 吴克昌,唐煜金.边界重塑:数字赋能政府部门协同的内在机理[J].电子政务,2023(02):59-71.
[3] 郁建兴,樊靓.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及其限度——以杭州城市大脑为分析对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01):117-126.
[4] 杨秀勇,朱鑫磊,曹现强.数字治理驱动居民社区参与:作用效果及限度——基于“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实证研究[J]. 电子政务,2023(2):72-82.
[5] 孟天广,赵娟.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社会治理:理论建构与治理体系[J].电子政务,2018(08):2-11.
[6] 霍鹏,肖荣美,马九杰.数字乡村建设的底层逻辑、功能价值与路径选择[J].改革,2022(12):57-65.
[7] 宋晔琴,甘甜.结构嵌入与行为吸纳:数字技术助推城市基层治理的机制:兼论困境与超越[J].城市问题,2023(9):14-21.
[8] 吴建南,王亚星,陈子韬.从“增负减能”到“减负增能”: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优化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3(7):86-93.
[9] 胡卫卫,陈建平,赵晓峰.技术赋能何以变成技术负能?——“智能官僚主义”的生成及消解[J].电子政务,2021(04):58-67.
[10] 娄文龙,王晓萌,王晓慧.数字技术“赋能”何以产生基层治理“负能”?——基于“技术-制度-组织”的分析框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5,26(01):69-82.
[11] 曹海军,沈博仟.“枫桥经验”数智创新:技术平台与群众路线的融合机制研究——以 Y 市“政务热线+网格”模式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24,32(06):117-124.
[12] 丁依霞,郭俊华.技术赋能、制度形塑与数字政府绩效生成——基于 31 个省份数据的实证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3,(01).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