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赖柳燕,李 过,马 骏
文章摘要
研究立足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需求,综合美学、表演及文化理论,结合《禅宗少林》《咏春》等案例分析表明:美学重构层面,其解构传统技击实用内核,构建以视觉奇观、叙事抒情、时空意境及身体媒介化为核心的新审美体系;表演创新层面,通过动作语汇的解构重组与跨界融合、舞台技术综合赋能、叙事多元探索及角色深度塑造,实现艺术形式突破;文化内涵层面,主题从技艺展示转向民族精神抒写、人性哲理探索与武术本体反思,彰显“以武载道”的当代价值。舞台化武术以艺术范式转型重塑武术文化生命力,为增强文化自信、参与全球文明对话提供身体美学方案。
文章关键词
舞台化武术;美学重构;表演创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党的十九大报告[EB/OL].2017-10-18.https://www.sohu.com/a/198818661_777860.
[2] 马剑.武术美学三题——论《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J].邯郸学院学报,2025,35(01):108-114.
[3] 郭振华,王海波,李祥坤.中华武术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动力研究[J].武术研究,2025,10(02):1-4.
[4] 马文友,曹立勇,马列.美学视域下武术套路的生成与文化定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01):130-13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