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壮瑶医药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ISSN:3041-0606(P)

EISSN:3041-0630(O)

语言:中文

作者
莫季霖,陈明杰,吴 祥,梁小刚,林钰梅
文章摘要
壮瑶医药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医药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文化价值。壮瑶医药文化的传承因其传统的“口传身教”方式和现代化技术的冲击而受到严重影响,其传承和创新面临巨大挑战。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契机。通过构建数字化知识图谱、搭建智能诊疗平台、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系统等创新实践,不仅能突破传统口传心授的时空局限,更可以激活民族医药资源的现代价值。
文章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壮瑶医药;数字化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邹德芳.广西壮瑶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6(02):42-46. [2] 代金平,尹铁燕.新质生产力概念:逻辑、内涵及实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5,(03):53-62+144. [3] 新年谈“新”,总书记强调了什么?央广网 2024.02.03,https://news.cnr.cn/native/gd/sz/20240203/t20240203_526581829.shtml. [4] 李鸿宴.传统医学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探讨[J].互联网天地,2023,(12):52-55. [5] 因地制宜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新质生产力.广西国际壮医医院.http://www.gxgjzy.com/news_major/2024/xboQ1Leg.html. 2024-12-03. [6] 江华为瑶医药立法开省内先河 7 月 1 日起施行.永州城人民政府.https://www.yzcity.gov.cn/cnyz/ywh/202407/05d78dd4030e496d9c1f4b07f4bb31d2.shtml.2024-06-28. [7] 甘志勇,黄臻,付彬.新时代背景下壮瑶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探究——以来宾市卫生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23,(26):31-35.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