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ISSN:3041-0606(P)

EISSN:3041-0630(O)

语言:中文

作者
张希月
文章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有助于遗产自我生存机制的建立。本文对传统手工艺非遗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传统的家庭作坊生产组织方式难以形成生产规模,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传统手工艺非遗企业的税收分类不合理,税负过重;传统手工商品与现代生活脱离;市场对手工非遗商品的价值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困境问题,应当通过建立系统性的非遗手艺人激励制度,调整非遗生产性项目的税收政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创产业融合,鼓励非遗“再设计”进行产品创新,形成有梯度的非遗商品体系,加强市场定价与质量监管,最终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实现。
文章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王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J].人民论坛,2019,(02):132-133. [2] 何晓芳,吴瑶.京津冀民族县非遗传承困局及其产业化路径研究[J].河北学刊,2021,41(01):173-179. [3] 吕竞文,张培源.非遗+模式下潍坊风筝的活态传承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24,45(S1):154-159. [4] 赵霖,冯向阳.以非遗产业化为载体的山西乡村振兴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24,(02):84-90. [5] 贾争慧.以产业化发展增强非遗活力[J].人民论坛,2019,(22):140-141. [6] 薛诗怡,朱强.云南民族非遗产业化发掘与边疆治理的多维耦合机制探索[J].云南社会科学,2021,(06):155-160. [7] 罗铭,姬冰璇.电商时代安徽民间工艺品的营销方式[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1):22-24. [8] 胡艳丽,张雪梅.苗侗“非遗传承人”生产性传承培育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9(03):142-146. [9] 易玲,刘双庆.非遗保护管理机制的现实困境及疏解之道——基于湖南省 300 名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08):78-87+184.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