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永和
文章摘要
东亚乡村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明基因库”,兼具物质载体与生态哲学,在全球化和技术变革下既面临存续危机,也为数字创新提供资源。本报告针对其传承断代与市场脱节问题,以生成式AI为媒介,聚合元宇宙等技术,为云南甲马版画、普洱茶工艺等,构建“文化基因库-智能设计系统-产业应用平台”三层架构,结合脑机接口等AI应用,探索可持续生存模式,提出相关方案,尝试构建文化遗产创新体系设计样本。
文章关键词
东亚乡村;文化遗产;人工智能;可持续设计
参考文献
[1] 孙睿等.StyleGAN3 在传统艺术风格迁移中的应用[J].图学学报,2023,44(01):178-184.
[2] 王翔.物联网驱动的普洱茶发酵控制[J].农业工程学报,2022,38(15):213-220.
[3] 陈彦卿.基于流体力学的植物染料渗透模型[J].纺织学报,2021,42(08):112-118.
[4] 覃京燕.元宇宙编辑器的文化遗产应用[J].包装工程,2022,43(16):45-52.
[5] 方李莉.非遗保护的“文化本真性”问题[J].民族艺术,2021(03):45-52.
[6] 季铁等.参数化设计在传统纹样创新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21,42(14):178-184.
[7] 宋俊华.非遗传承人知识产权的实现机制[J].学术研究,2020(12):153-159.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