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视域下徐渭的艺术品格的形成

ISSN:3041-0630(P)

EISSN:3041-0606(O)

语言:中文

作者
欧阳广俊
文章摘要
本文立足文学地理学视域,以传统的知人论世艺术批评方法,通过地域环境的多维度建构,再现徐渭生活时代与地域的文化生态、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家庭组织环境,对徐渭艺术品格形成和演变的作用机制。吴越地区的江山之助和人文地理环境以及独特情感经验的熏染,正是地域性的体现,为徐渭艺术品格注入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的内容,使其艺术创作呈现反叛传统、狂躁动荡的独特面貌。
文章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徐渭;艺术品格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年. [2]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社科信息》1989 年第 12 期. [3] 陶礼天:《略论文学地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化研究》2012 年第 1 期. [4] 翁志丹.心学视野下的徐渭“写意”画学建构研究[J].新美术,2024. [5] 张红芸.徐渭恣意狂草的视觉呈现与生命表达[J].文艺评论,2023. [6] 刘春,徐子方.徐渭艺术创作新论——兼谈艺术通才的概念认知问题[J].四川戏剧,2022. [7] 韩伟,吴甜.延伸·建构·承载:地理批评中的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J/OL].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 [8] 陶礼天.关于文学地理学的三种误解辨正及其传统与方法新论[J].理论月刊,2024. [9] 袁循.“地理本体论”的提出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建构[J].理论月刊,2024.
Full Text:
DOI